在中山,全市80%的供水、34%城市污水处理,都由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公用水务”)承担,其下辖11家水厂、4家污水处理厂为22个镇街的90多万户家庭,提供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污水管网运维、水质检测、市政工程设计施工等民生服务。今年以来,中山公用水务党委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围绕“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服务好群众、建设好队伍”为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打造“党建引领、水润民生”党建品牌。
中山公用水务党委书记陆奕燎介绍公司的党史展览馆。
组织下辖10个党支部的231名党员全体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山公用水务党委书记、代总经理陆奕燎告诉记者,该公司党委深入推进党员“1+N”网格化管理,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开展同学习、同分享,以水务党建示范展厅为阵地打造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我们还与市水务局、市粮储公司、夏洋社区、竹苑社区、花苑社区、桃苑社区、齐富湾社区、夏洋社区、古镇镇南小学等多个单位,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打造‘水务+X’党建共建联盟。”
组织党员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结合主责主业,中山公用水务党委坚定国企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初心,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方面联合政府、社区开展暖心慰问志愿者活动等,合计开展37场服务活动,参加人数500多人次,服务时数1500小时。仅7月23日配合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就紧急统筹动员了约290名党员群众支援全市17个检测点。
另一方面,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供水管网老化、二次供水难题,大力推进民生改造工程。在各级党组织的推动下,中山公用水务公司投入约7800万元开展“旧城供水管网改造”项目,改造管长137.18公里,惠及用户1.5万多户,该项目同时也是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投入6000万元开展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2021年计划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做通供水“最后一公里”; 将远传智慧水表引入社区守护独居老人,为社区智慧养老提供水务手段;投入65万元帮助中山市华侨中学优化其原有供水系统,解决3600多名师生的用水问题;投入150万元,对祈安苑、平安苑等政府保障性住房小区的供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这些具有鲜明水务特色的实事得到了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的宣传报道,被省党史学习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列为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报道。
设立共产党员示范岗,号召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中山公用水务党委将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在供水服务、污水处理等保障民生服务方面落实到位,确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公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中山“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注入强大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山商报
◆文/记者 连志刚 通讯员 周琳
◆图/记者 洪喜鹏
◆视频拍摄/林婷婷 徐璇
◆视频制作/徐璇
◆编辑:侯海影
◆二审:何腾江
◆三审: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