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奇||歌声缭绕里(闲情/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中奇 发布:2023-08-17

歌如人生

我喜欢听歌,偏爱配视频的,耳朵有得听,眼睛有得看,听完看完,施施然身心愉悦。选择歌曲,我说不出啥标准,总之好听就行,最好是经典的,抒情的,词曲俱佳的,唯求感觉到位。听的方式,通常是刷微信视频,刷到哪首是哪首。发现,好歌真不少。

现在听歌,如同春游,不经意间,你会碰到最让人舒畅的景观:一朵静静开放的花,一条潺潺清亮的溪流,一片平坦开阔的原野,或起伏或峻拔的一脉群山,一城一地,一集市一酒馆,默默念起一个人……眼前和心里,如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有风徐来,悄然间就抚平了心情,是那么丝滑地契合。我的经验,当需要温柔以待时,不妨听听经典民谣,当需要力量加持时,不如听听汪峰,当需要倾诉时,何不听听李宗盛。

我以前喜欢听老歌,如《卡布罗集市》和《月光下的凤尾竹》,慢慢变得爱听新歌,如周杰伦、赵雷、刀郎等。听老歌,如听奶奶聊天,高声亮嗓,字正腔圆,听得人一身正气,精神抖擞,连腰杆也得坐直了,而不断涌现的新歌,活泼俏丽,变化多姿,富有情趣,我有一段差不多翻看了《好声音》海选节目的全部视频,反复重播周琛和郭沁演唱的《大鱼》,真是空灵唯美,余音绕梁。从老歌到新歌,仿佛人也越听越年轻,心情不那么滞板,每当听到年轻的动听的声音,感觉时代的气息如新鲜水流,冲刷着五脏六腑,有触电般的贯通感和沐浴时的洁净感。个人觉得,歌里有生命,歌里有光如轮,也许今天的流行将是明天的经典,“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总是不断见证惊喜。

摇滚狂热时,我还在校园里,那时人人都为崔健而疯狂,跟着他唱《一块红布》《一无所有》和《花房姑娘》,工作后,又跟着汪峰唱《怒放的生命》《北京,北京》《春天里》。这些歌,每一个字词和每一个音符,都在心里砸出一个坑,一声响亮。唱者在舞台上仰着脖子,声嘶力竭,披肝沥胆,而听者热血沸腾,舞之蹈之,群情激荡。有人说,那是多么赤诚多么让人怀念的岁月,仿佛每个细胞都在膨胀,都要炸裂,都在黄土高坡上生风。

现在平静了,像退潮后的沙滩,听到一片民谣的唯美呢喃。我们听老狼《同桌的你》,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甚至《双节棍》,赵雷的《画》和《成都》,又回到听韩红的《浪拉山情》,听《声声慢》“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再不济,那就重听李宗盛的《当爱已成往事》和《寂寞难耐》。我总是感叹,为什么方文山可以“天青色等烟雨”,而赵雷却在墙上画床、画姑娘、画被窝,唯有一首《卷珠帘》挽回了一丝丝颜面。感叹归感叹,但我爱戴每一位词曲作者,欣赏每一位真诚的演唱者。

然而又似乎并不平静,总被多如牛毛的娱乐新闻抢了“眼球”,一时纷纷扰扰,云山雾罩,有人喜,有人怒,有人骂,有人笑,热闹如菜市场。

正是歌如人生,百味众享。听来听去,还是最称道央视《经典永流传》节目。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这是一则新的
159人浏览   2025-05-22
这是个未到发布时间的稿件
103人浏览   2025-05-29
快乐就好
80人浏览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