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振 ||食的三个境界(话题/随笔)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杨德振 发布:2023-04-24

饮和食德

我曾在媒体上发表过两篇关于做菜和品菜的文章,引起热议。做和品,都是人生俗见的形式,也是人间烟火中实实在在的内容,但我觉得还不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品性应该保持下去,那就是“饮和食德”,它反映着人们在饮食上的“道德追求”。

“饮和食德”简单地说就是在吃饭时让人感到自在,享受和乐,还能够感受到祖先的恩泽。用在人们饮食的追求上面,可以勉励和期冀人们在平常的吃饭中体味和凸现一种和乐、感恩的文化内涵和修养境界。

“民以食为天”,“吃饭”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不同的目的;第一个是身体的需要,以填饱肚子为目的;第二个是交际的需要,以吃饭作为日常交际和民俗节庆的重要活动;第三个则是“饮和食德”的需要,一些人以“饮和食德”来构筑新型人际关系,丰富人生的内涵,构建幸福和谐的人生图景,应该说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我们讲究“知福惜福”,其中就包括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而通过简单的二餐四季能够吃出这种情怀和境界来,不正说明“饮和食德”所蕴藏的无限魅力吗?

生活中,有些人体会不到“饮和食德”的妙处,在餐桌上,在享受美食时,弄出与环境氛围,人际关系融合度相左的“响声”和举动来,大煞风景。我在一个饭局上见过这样的人,面对一桌子的美味佳着,他没有细细品味各种美食,或者聊些不友好的话题,反而信口开河,非议他人,抱怨不停,把好氛围搞得戾气重重,把聚会弄得不欢而散,一点“饮和食德”的德行都没有。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可能进入不到很高的“饮和食德”境界中,但我依然在孜孜践行,从日常小事和生活细节做起。除了吃得健康,注重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外,“饮得食德”还讲究就餐礼仪,少说话,多品味,重文明,就餐氛围和谐度自然就高出许多。此外,还要多感念一箪一食的珍贵,不浪费,不铺张,不暴殄天物,不挥霍,倍加珍惜眼前的各种美好,如此,也算得上是不断接近“饮和食德”这种境界了。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这是一则新的
159人浏览   2025-05-22
这是个未到发布时间的稿件
103人浏览   2025-05-29
快乐就好
80人浏览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