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振||“言轻”也劝人(世说/随笔)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杨德振 发布:2022-12-14

劝人的学问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可能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困难、挫折、打击、沮丧,甚至为此心灰意冷。作为当事人,当然是要努力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尽快跳出情绪的“灰霾圈”。那么作为旁观者,该如何施以援手、好言相劝呢?尤其是情绪低落的人是你的熟人、亲朋,又如何开导他们?

因为工作之故,我积攒了不少劝人的经验。劝人,只有一腔热情和善意还不够,里面也是有学问和讲究的。

首先要仔细分析被劝者情绪的触发点,是精神上的打击、情感上的困惑、工作上的失意还是物质上的损失?先了解清楚,找准对方情绪失控的源头,才能对症下药,不至于盲目安慰和劝导,甚至哪壶不开提哪壶,结果弄巧成拙。

其次,劝人的视角要“平行”。所谓视角平行就是要与被劝者的视角相一致,对待事情发展的“眼光”接近,能够看透事情的本质和利害,以此找到说服对方的平衡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会让被劝者抵触,白忙一场。

再次是劝人的语言要恰当,语气要温和,不能语焉不详,也不能咄咄逼人,更不能火上浇油。可以循循善诱,不急不慢,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地陈说利害关系,缓解情绪,指出解决方向。

此外,劝人的方式要得体,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劝人,也不要在其情绪暴躁时去劝说。应该在被劝者稍冷静后,将其带到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中,两个人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有时可以恰当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譬如点头、拉手、搭肩等,营造感情氛围。总之,要让被劝者认为你是真心“为他好”,是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故而放弃抵触感,愿意接受你的帮助,最终打消掉消极的念头。  

当然,劝人也要量力而行,不懂劝人的方法,不了解被劝者的真实情况,就不要随便去劝,急于求成,因为“劝”的方法不对头,分寸掌握不好,反而会忙中添乱,于事无补。

我曾运用这些劝人的技巧劝导、帮助过好些人,让他们重新有了生活的勇气和激情,这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心思。古人云:“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但我觉得生命无价,爱心无价,善良无价,这种劝人、助人的事是值得我们去做的。所以,掌握一些劝人的学问,大有裨益。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这是个未到发布时间的稿件
103人浏览   2025-05-29
快乐就好
80人浏览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