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织针
冬天的早晨冷得有些刺骨。拉开窗帘,外面还只是蒙蒙亮,窗户上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花。那细小的冰晶成群结队聚拢在一起,覆盖在窗户的边框,在一条条缝隙之间,形成了一朵朵薄如蝉翼的冰花。
此刻,我正打开衣柜,心里盘算着今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出门才不至于受冻。一圈搜寻过去,我的目光突然停留在了一件不知道被搁置了多少年的大红色毛线衣上,虽然上面那花样儿还很清楚,但手碰上去丝毫感受不到毛衣的柔软,更不用说那上面布满硬邦邦的绒线球了。
我静静地看着这毛衣,久久无言。
记得小时候每到深秋时节,母亲便开始了整夜手握织针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为我们一大家子细细编织着毛衣的日子。
一天晚上,几丝寒风从窗外溜了进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刚想转个身拉一下我的小被子,然后翻了个身继续想睡一会。忽然,我的目光被那个静坐在灯光下的单薄身影给吸引住了。是母亲。她又在织毛衣。她双手上下翻飞,神色温柔坚定,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上的毛衣,生怕哪里织错了。也许是织的时间太长了,或许是煤油灯不再明亮了,这不,好像是哪里织错了一针,她连忙把它拆掉后又重新织了起来。她眉毛上翘,紧皱着眉,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啧啧啧”的声音。这种情形并不会持续太久,毕竟母亲可是我们村远近闻名的织毛衣能手呢。只是过了一小会,母亲的表情就又平和了下来,四周又是一片寂静。
后来随着机制毛衣的出现,我们就都不大愿意穿母亲手织的衣服了。为了这事,母亲很难过了一阵。她拗不过我们的坚持,最终还是把织针给收进了那个小木盒子里。直到若干年后,当我第一次抱着孩子来家给父母拜年。那时,儿子刚好两个月大。母亲一看到这可可爱爱的小人欢喜得不行,抱在怀里又是摸又是亲的。更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她竟然在当天晚上就用毛线给我儿子赶织出来一件精致可爱的小毛衣。毛衣上,有一只大兔子抱着一只小兔子的图案,很温馨。“妈,现在市面上的毛衣多的是,干吗还费心费力织,明天眼睛又该疼了!”
我摸着这小衣服对母亲说。“你是不是不太喜欢?”母亲有些惴惴不安地望着我说,“外面卖的哪有自己亲手织得暖和。你看看,我这用的都是上好的羊毛线呢!”“没有,没有,我很喜欢。我只是好奇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织这么复杂的图案了。那时您织的花样可比这个简单多了。”我连忙笑着说。后来听父亲说,为了织那件小毛衣,她又是画图,又是去集市上挑毛线,织的时候更是对着手机里的教学视频织一会看一会,直到将近天亮才总算是织好了。
母亲又启用了她的织针。我的孩子一岁、两岁、三岁……母亲每年都在织,只是织出的花样和图案随着时间而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对此,她总是忍不住对我们嘟囔:“哎呀,我现在的眼神真的不太好了,手也不得劲,织出的毛衣大不如从前了……”但是,她又想让她的孙辈们更漂亮。于是,织不动那些好看的图案了,她就开始织彩条的毛衣;各种不同颜色的毛线,一圈一圈轮换着织。
终于有一年,母亲织的毛衣开始呈单一色调了,针脚也不再似以前那般平整。这时候的母亲话里话外都是掩饰不住的难过:“我这双手越来越不中用了,简直木头一样,有时候想着给孩子们再织件衣裳都好像不行了......”
可是在第二年的冬天,她却又变戏法似的捧出了一件毛衣。那时,我儿子已经读小学四年级了。他看着那已经没有任何图案,针脚也稀稀疏疏松松垮垮的毛衣怎么都不肯穿去学校。我拗不过他,也就只好作罢。后来我委婉地对母亲说起过这件事,母亲听后嘴上说着“再不织了”的话,然而一到秋天,她又还是拿起了她的织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静静地抚摸着这件陈旧的毛衣,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