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种菜
今年夏天,我第一次在家里楼顶的露台,正儿八经地种了一季蔬菜。
住宅在楼房的单元西头。昔日,从露台的北边,往西,往南,沿着女儿墙,用砖头围了半圈花池;从露台的西边,向上,向东,顶着室外墙,用木头搭了一排花架。
当时,新房子刚装修完,还来不及附庸风雅地在露台侍弄花草,第一次从湖南老家来山东济南的父母,便见缝插针地将露台开辟成了菜园,让我计划中的空中花园胎死腹中。
等他们意犹未尽地将要离开济南时,露台上笔立的小葱,垂吊的丝瓜,红彤彤的辣椒,绿油油的瓠瓜……便长满了花池,裰满了花架,引来麻雀阵阵乱叫,喜鹊声声欢唱。
“记得给丝瓜浇水,给辣椒剪枝哩……”临上车了,父母笑眯眯地叮嘱我,我蔫耷耷地点着头……
从此,露台种菜便在我家形成了一种传统,从岳父母种菜再到妻子种菜,一年又一年,慢慢地将它沿袭下来。
偶尔,我也会上到露台,望着想象中的空中花园变成了现实中的空中菜园,悻悻然地接受了现实,学着给蔬菜松松土、浇浇水、剪剪枝……余下的时间,便搬把椅子,坐在露台,擦擦汗,吹吹风,喝喝茶,看菜间蜂飞蝶舞,望天边云卷云舒。
谁曾想,时间一长,露台竟然慢慢地往下渗水,很快洇湿了楼下雪白的天花板,在上面衍生出大片污秽的水渍来。断断续续,我反复请人将天花板修了好几次,可没过多久,依然如故。
终于,去年秋天,我一气之下忍痛割爱,将花池扒了个底朝天,将花架拆了个空荡荡,再将整个楼顶做防水,最后在地面铺上防滑砖,一劳永逸地告别了令人抓狂的渗水,也心有戚戚地告别了渐入佳境的种菜。
望着瞬间冷清下来的露台,我买来十几盆儿花草,花色与绿意相映,再墩上两口釉面水缸,金鱼与莲叶相伴……可我总感觉露台少了一点儿什么——没有了藤蔓的牵引与攀爬,露台便失去了绿色的流动与恢宏。过去,丝瓜、瓠瓜的藤蔓顺栏生长,爬杆上架,一路攻城略地,将三面护栏、整排花架、满坡屋顶染成了葱郁;现在,露台满目尽染的绿色已然变成花草点缀的绿意……
今年六月份,整个春天早已过去,露台上依然花草稀疏、绿意斑驳,我再也忍不住让妻子从网上买来种菜神器——可上下左右、自由组合的种菜筐,沿原来花池的方向,呈弧形一溜儿地排开,垒土,播种,浇水,施肥,插杆,静待发芽……
从第一片子叶钻出土壤,到第一朵花蕊绽放枝端,到第一根丝瓜、瓠瓜摘进厨房……绿叶从浅绿到深绿,从稀疏到茂密,通过那一根根藤蔓,串起了丝瓜、瓠瓜的发育与生长,染绿了三面围栏,向着屋顶浩荡进发,恣睢蔓延……
有云的日子,流云成了背景,露台成了舞台,蔬菜成了主角,而我成了看客。
露台上,黄花摇曳,白花颤动,微风吹过,绿叶相撞,光影婆娑,演绎着绘画上的留白与点染。一片片丝瓜叶发出沙沙的摩擦声,沙、沙沙、沙沙沙……在四周奏出一阵紧似一阵、气势恢宏的乐章来。我置身露台中央,闭目闲坐,已然不知人间天上。
有朋友上来露台,环顾四周,赞不绝口。坐下喝茶闲聊,朋友偶尔低头,瞥见绿油油的空心菜溢出了篮筐,茂盛地在地上蛇行前爬,妖娆地沿筐边迤逦数米,不禁嬉笑几声,不无戏谑地对我说:“呵呵,这哪是什么空心菜,分明就是一丛‘绿萝’嘛!父母种的是蔬菜,我们种的是‘花草’哦。”
是啊,蔬菜、花草虽然都是植物,功能与归属却迥然不同,有的用来果腹,有的用来观赏。如果没有今天的幸福,我们又怎会将蔬菜种成花草,将日子过成诗意呢?
露台种菜,也许我们种的不仅是某种蔬菜,更是一种精神愉悦、生活情怀。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