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正是可人天
立秋已过,处暑也至,秋天已一只脚迈进门槛,入主人间,不管你喜不喜欢。
秋天来了。秋在哪里?
秋在风里,热辣的夏风已慢慢温柔起来,丝丝凉意轻抚人们的脸颊;秋在树梢,秋在叶里,瑟瑟荻花枝头紫,萧萧枫叶一夜红;秋在水里,风乍起,潋滟秋波瓦蓝一片,闪着银光把天空融进水里;秋在月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秋月照神州,千里共婵娟;秋在诗经楚辞里,在唐诗宋词里,在张籍的家书里,在李清照的桂花树上;秋在溢脂流膏的蟹壳里,在满腹红宝石的石榴里,在枝头火红的柿子里,在田间金灿灿的稻穗里,在妈妈圆圆的月饼里……
一年四季,最爱是秋天!
春天虽然万紫千红,生机勃勃,但是浓妆艳抹,嫌其油腻俗气;夏天虽然热情似火,奔放豪迈,但是酷暑难耐,嫌其躁动多变;冬天虽然银装素裹,冷静内敛,但是寒风刺骨,嫌其冰凉冷峻。
只有秋天,云淡风轻,天高气爽,明净沉稳,不热不冷,宜人舒适!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
荷叶犹开最小钱。
好个“轻寒正是可人天”!初秋时节,暑气渐退,燥热不再,人也不易心烦气躁,心情随天气趋于安静,正是安享清爽的好时光。
山明水净是秋天的显著特点。秋天少雨,云亦淡,风亦轻,天空朗润似处子的脸庞,江水明净如少女的眼眸,草木柔顺像姑娘的秀发。“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水接天”,能不爱秋天!“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秋天的清新灵动,秋天的生机活力,哪比春天逊色?秋天的高洁素雅,秋天的幽逸娴静,岂是春天能及!
人生的秋天该如何度过?程颢《秋日》诗曰: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此诗标题虽为《秋日》,内容写的却不是秋景,而是对人生“秋天”的感悟。中年,正是人一生中最成熟、最沉稳、最明净的阶段。诗中写出一个成熟男人应有的心态:无事不从容,富贵不淫贫贱乐。是的,人到中年,铅华洗尽,喧嚣落幕,一切功名追逐、尘世纷争的热情和冲动皆已退潮。“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早日轻狂之心趋于平静,就像一泓秋水,澄明如镜,波澜不惊……
所谓“秋收”,义有二重,一曰收获,一曰收敛。“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秋天是很多农作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收获之喜也使秋天比其他季节多了一层美学意义。对许多中年人而言,子女成人,事业有成,经济富足,这就是收获之美;人到中年,不汲富贵,不慕名利,固守内心的空明宁静,这就是收敛之美……
好个轻寒正是可人天。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