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除了要陪伴孩子,还要教会孩子吃苦耐劳。带孩子去亲身体验农活,就是一种劳动历练,也会给孩子找点童趣。
2021年国庆长假,我和老公领着两个十岁的孩子,回乡下帮父亲摘茶籽。
秋高气爽,最适合去山林劳作。早上六时左右,老公准备了几个蛇皮袋,我则拿出几个小竹篓,每人肩上挽一个。老公的小竹篓里通常会放一大瓶冷开水或泡好的茶,我的小竹篓里则放几样小吃食,有桔子、凉薯、茶叶蛋、薯条,还有一些干果。老公左肩挽小竹篓,右手拿根长竹钩。
茶籽树,属于茶科,常绿的小乔木。因为它结的果实可以榨油,故叫油茶。每逢金秋十月,果实一边成熟一边开花,漫山遍野飘散着清香。
家乡的茶树,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山中的新鲜空气,就像一个天然氧吧。而摘茶籽的农民,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参加这种采摘大赛,像收割稻谷那样,全家出动向茶树林奔去。一路上,人们有说有笑,有的还会哼几首好听的山歌,空旷的山林顿时音乐感十足。
为了拿到奖励,也就是我小竹篓里的吃食,两个孩子会来一场摘茶籽比赛。他们专挑树矮茶籽多的树,茶籽个头大的,争先恐后地摘,对那种“珍珠籽”则不屑一顾。老公和父亲则会找那些高大的茶树,把每棵茶树上的每一颗茶籽都摘下来,遇到长在茶树顶的茶籽,竹钩就派上用场了,轻轻地把树枝钩下来,再轻轻地摘下茶籽。
有时摘累了,我们会歇息喝口水。小儿子听说茶林中有野鸡,就嚷着不摘茶籽了,要去捉野鸡。我带着两个孩子在茶树林里跑了几圈,也没见到野鸡的影子,倒是真的见到了一只兔子,可兔子跑得太快,我们只来得及瞅上一眼。他们又想去掏鸟蛋,可鸟窝在一棵大树顶上,只好作罢。
又过了两个小时,父亲和老公的小竹篓又盛满了茶籽,父亲顺手把小竹篓的茶籽倒进蛇皮袋,用绳子捆绑好,又继续摘茶籽。我和两个孩子因抓野鸡一事耽搁了,小儿子的小竹篓就几颗大茶籽。老公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劳动才有报酬,没劳动就没报酬。”
接着,老公吃了两个桔子,父亲吃了一个凉薯。我拿出两包薯条,大声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好好摘一个小时的茶籽,这薯条就奖励给你们。”两个孩子看到我手中的薯条,异口同声地说:“妈妈,先给我们来一包薯条,填饱肚子,我们拉钩为证。”很快,两个孩子吃完了薯条,高高兴兴地与我们一起摘茶籽。我和老公边摘茶籽,边教育他们:“幸福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也是最光荣的!任何成功都是由劳动得来的。只有劳动才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劳动吧!”孩子们若有所思地听着,手上摘茶籽的速度加快了。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作者:张水凤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