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亮||山水间的蜜语(闲情/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7-20

带心灵去“避暑”

酷暑难捱,趁双休日闲暇时光,我融入大自然,远离霓虹灯下的喧嚣,摒弃人情琐事的僵绊,让身心在绿水青山中“淌淌水”,带灵魂在荫翳幽香中“纳纳凉”,洗涤倦意,洗却尘埃,洗除困顿。

紧随一群萍水相逢的游人,在八面山中盘旋穿梭数个小时,我们来到湖南汝城县一个叫龙女寨的瑶族人家,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美女导游站在热水河畔解说,笑靥犹如河边的山花灿烂。捆上救生泳衣,坐上人划游艇,诸君头顶烈日,与山涧汇集而成的溪水来了个“密接”,把身心都交给了湍急的河流。我屈指细数,已有二十年没历练这水上漂流记。

河床在山谷间起伏、延伸,若隐若现,时宽时窄,河流两岸,铺满了葳蕤的绿色植被,放眼见不到一块巴掌大的荒土地。沿岸没有半点现代气息的人造景观,只见山鹰随着游人翱翔。游客两人一组,坐在平米见方的游艇上,等着开闸起漂。漂流到平静的水面,游艇像五颜六色的蜻蜓,悠闲自得其乐,游客间,打起了水战,开心至极。但平静的水域过后,必将迎来一场激流勇进。小游艇在激流中时而腾越浪尖,时而卷入浪谷,我们紧拽舷链,挺过一波三折。哗哗的流水声与游人的尖叫声成了山中天籁,久久回荡在绿水青山中。

穿越一次次激流险滩,在惊心动魄中,吾君思绪飞翔,想起漂流般的人生。在漫长的生命长河,每个人都像游艇在河流中穿行,既要学会顺水推舟,咬定目标,乘势而越,更要经得起水岸巨石碰撞,挺过一次次考验,防控游船在激流和拐弯抹角时失去重心与航向,或被卷入湍急水中,呛水颤鼻,或因翻艇发生意外,留下更多遗憾。

偶又双休,携友人慕名来到郴州苏仙的翠江放飞心灵,再次融入这爿没有承载城市喧嚣,没被人为雕琢的清静水域,找寻绿色诗笺。

翠江,似玉盘映出丹霞山的脊梁,映着两岸的翠绿!伏卧在翠江边的丹霞山,有的酷似雄狮镇守,护佑子民年岁风调雨顺;有的犹如鲤鱼跳农门,祈祷学子寒窗苦读梦圆山外。特别是半山腰间的岩洞“悬棺”,给游人留下悬念,留下人生哲理。

翠江的绿,水墨丹青,绿得新奇,延绵几十公里,翠竹绿油油,灌木绿茵茵,倒影水中,整个江面成了床绿色绒毯,让人思绪蹁跹。河中偶见水面浮起几束水草或树枝,这里便成了野水鸭和鹭鸟栖息的老家,欢唱的舞台。远远望去,它们撩拨起岸边游人的情趣,写生者,帮它们画像;好摄者,为它们留影;舞文者,给它们立传。

置身翠江两岸,没有人造“洋景观”那种用钢筋水泥,瓷砖玻璃堆砌的压抑感,清新自如,淳朴无暇。融入翠江这温润如玉,柔得醉人的“水晶宫”,心灵才会得以“避暑”,生命才会陶醉其中。特别是当游艇停泊在便江、郴江与翠江的“三江口”处,一条“泾渭分明”的水域分离带,一边浑浊,一边清澈,令人遐思。

清晨时分,翠江两岸的丹霞山还没醒来,翠江就像一位早起勤劳的村姑玉女,仰卧在丹霞山涧,借着徐徐升起的朝阳,把蒸酿了一个晚上的云雾铺垫到水面,云蒸霞蔚,托举起一张张欣喜笑脸,让大家在穿云破雾中寻觅遗失在自然山水间的生活秘诀,人生蜜语。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向才志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这是个未到发布时间的稿件
103人浏览   2025-05-29
快乐就好
80人浏览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