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过几天就是父亲节?”父亲一边摘着豆角一边问,我看到他头上的大片白云,白得让我心里生痛。我看见,他一双布满老人斑的大手颤巍巍地动着。
“如果你爷爷还在,真想把每一天都过成父亲节。”父亲说到这时,我看见他眼睛里的泪花滚动。他吸了吸要流出来的鼻涕,用颤巍巍的手擦了一把眼睛。我却忍不住了,看着父亲稀疏的白发,佝偻的身影,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你今天想吃啥?我给你做,能吃尽量多吃点。我今天到菜市场逛了几圈,看到有你喜欢吃的马齿苋,还有红肉木瓜,就给你买了。你妈说让我在马齿苋里加个鸡蛋,既开胃又补气,对你身体好。还买了些杨梅,书上说杨梅有止吐作用,而且还开胃消食。”
父亲又在唠叨,佝偻的身影披着霞光在厨房来回挪动。
“爸,您身体也不好,别起来太早去市场转了。”最近父亲心脏早搏与头晕头痛犯得更厉害了,我很担心他老人家。
“没事的,反正我一般醒得早,也睡不着了,不如起来转下,甭担心我,你爸这一把老骨头还能撑得住的。闺女你想吃什么尽管跟爸提,唉,看你身体都瘦弱成什么样了?安心把身体养好,别的不用多想。”
父亲声音不大,却每一个字都像洪钟痛击我的心扉。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亲边说边把摘好的豆角放进盆里,然后搀着门把,弯腰吃力地蹲下,从地上的菜篮里拿出一把马齿苋,马齿苋青绿的叶子上还沾满早晨的露水。
父亲一生从来没有说过他有多爱我,但他却无时无刻不在用生命诠释了深沉无私的父爱——消磨了他的青春,透支了他的健康。
这几年我的身体越发不好,还染上怪疾,听到大的声响就呕吐不已。父亲撑着佝偻的身子,陪我走遍省城大小医院,虽见效甚微,还把家里的积蓄耗尽,债台高筑,但老人家并无半句怨言,还时常安慰我鼓励我,让我坚强,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安心等待治疗机会。
我常常感觉自己很不孝,不惑之年,本应是我照顾迟暮的父亲,却还要老人家为我操碎了心。
有时,我吐得天翻地覆,胃里难受,什么也吃不下,明明就是病魔捣的鬼,我因心中烦躁,反倒埋怨父亲做的菜难吃。
等心绪平静下来,我总是懊悔不已,几乎不能原谅自己。
然而知女莫若父,父亲明白我内心的痛苦,从来不与我计较,更不会发脾气骂我,仍然我想吃什么就默默给我做什么。
听别人说,莲子炖猪肚养胃,能止吐,父亲天还没亮便爬起来,跑遍小县城里所有的菜市场,就为了和菜馆子争个猪肚!可是我竟然还挑剔父亲。
一想到这些,心中总是疼痛不已,愧疚难安。
现在一脸慈祥的父亲,正戴上老花镜,用他那双布满沟壑干柴一样的手,颤巍巍地把马齿苋最鲜嫩的部分摘下,把剩下的那些老梗剔除。老父知道我最爱吃马齿苋,特意给我摘些鲜嫩的,口感好的。
然而勤俭节约惯了的父亲,那些老梗他舍不得扔掉,常常偷偷瞒着我另煮一锅,他自己吃。
想起小时候,每每吃鱼、鸡、排骨,父亲总会把最好吃的鱼腩肉、鸡腿鸡翅和排骨尾,夹给我和弟弟,他却总骗我们说他喜欢这些。
这样美丽善意的谎言一直陪伴我们成长,悲哀的是,到最后我们似乎已把这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
父亲已老,而我百病缠身,屡遭困境,唯有父亲仍不离不弃地在身边陪伴我支持我,诠释如山般深沉宽广的父爱。
毕淑敏曾说过: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世上最美好的事: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
作者简介:何志坚,笔名水荷,广东茂名作协会员,虽身体不佳,但仍执著于文学梦,努力地活着爱着。曾先后在《散文诗》《做人与处世》《中学生语文报》《茂名日报》《茂名晚报》《自学考试报》《劳动时报》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若干,偶有作品获奖。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来稿请注明文体、作者真实姓名,以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和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文责自负,所有文章观点均不代表本报。)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