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联产到劳 今日乡村振兴——中山市板芙镇里溪村采风有感
栏目:教育 来源: 发布:2023-08-02

作为“10后”的我,第一次知道“联产到劳”这一陌生的词语还是在《平凡的世界》中,书中思想先进的孙少安在组员们生活极其窘迫的情况下,大胆提出生产责任制将集体土地分配给各家各户,虽屡次三番被批判被否定被怀疑,但最终还是通过联产带领组员们摆脱贫困生活。每当我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都懵懵懂懂,不知到底到劳是怎么回事。

直到今天,在中山日报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我们跟随来自全国各地的11名作家参加2023年“美好生活基层行”中山“小康样本”创作实践基地采风创作活动时,我才详细了解到原来在我们中山也有“联产到劳”改革先行地——被誉为广东省“小岗村”的里溪村。

20世纪70年代,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里溪大队粮食产量连年不达标,村民也吃不饱,甚至借粮度日,苦不堪言。里溪大队党支部在时任书记林德成的带领下,顶住压力,冒着风险,冲破思想枷锁,带领村民率先实行“联产到劳”农村土地改革,据悉这比安徽小岗村的改革还要早了两年。实行“联产到劳”后,村民的积极性大大提升,改变了之前的散漫之性,粮食产量也逐年上升,点燃了中山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在里溪村的这片土地上,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里溪村村民一步一脚印走好乡村振兴道路,结合现代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开启乡村振兴新里程,继续传唱着“广东农村改革先行地”的传奇。为迎合中山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背景下,里溪村积极响应,一代又一代接力,修好村道、完善交通、改善基础设施,让里溪村变得生态宜居,走农旅发展路线。“香山书房”丰富村民文化艺术活动,活跃乡村公共文化生活,推进乡村繁荣发展;改造升级的“开村古井”、“里溪古道”、“月老路、许愿树”实力“圈粉”成为网红打卡景点;对历史遗迹“华帝庙”、“烈士碑”等红色革命基地进行修缮,“亮”出红色印记,打造了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活化”围墙,在两层高的墙体外描画彩绘,重现里溪村先辈忙碌耕作的场景……

现在的里溪村变得越来越年轻了,一直走在幸福生活的路上!

【文字】中山市东区朗晴小学   方方语

编辑  徐璇   二审  晏飞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这是一则新的
159人浏览   2025-05-22
这是个未到发布时间的稿件
103人浏览   2025-05-29
快乐就好
80人浏览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