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采风活动”的带队老师,我来到了里溪村,感受乡村之美。
刚进村,入眼的却不是一条又一条泥泞的小路,相反,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与我心中的乡村倒是相差甚远。我把小小的震惊压在心里,不由得对接下来的旅程充满好奇。
顺着村口的大路一直走下去,是一户又一户的人家。路旁的大树层层叠叠,每棵树树枝与绿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搭在一起,厚厚的“保护伞”投下一片阴凉。碧蓝天空之中是一片连一片的浮云,像油墨画一般,打翻了蓝的、白的颜料,相互交融。一旁的墙壁上画满了劳动中的人民,眺望远方,好似看到了金黄的麦浪形成了风的形状。
路的尽头是许愿树,树下是几张石桌、石凳。一两岁的小孩在树下走过来又走过去,充满了好奇心,坐在石凳上的母亲温柔地注视着他。一缕风轻轻吹了过来,许愿树上的红绸也随之舞动了起来,顺着红绸的方向,我看到围绕在这树周围的还有几座小小的房子,不难看出上面“图书馆”“咖啡店”的字样。
继续前走是鸳鸯路。路旁有一串又一串的紫藤罗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密密麻麻的紫藤罗花更显得熠熠生辉。鸳鸯路可以很好的看到里溪村的景色,一小片的草地围绕在路旁,不远处是紧紧挨在一起的大树。阳光照射的里溪村,显得充满激情与活力。
我暗暗感慨,不由得赞叹出声——里溪村和想象中的真不一样呢!
老师赞同的点了点头,带我们来到了里溪村展览馆。入眼的是几个大字:务实、思进、担当、为民,这四个词也正是里溪改革精神的关键词。“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乡村进步的背后,正是因为有党的支持,让从前的石板路变成今天的水泥路,让过去的茅草屋变成如今的最美乡村!
离开时我想起一句话——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文字】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 朱欣然
编辑 徐璇 二审 晏飞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