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百年奋斗路 阅读中山新征程
主题阅读活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阅读为人生打开一扇窗,那么,行走就是为世界打开一道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山日报社、中山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策划并推出“行走百年奋斗路 阅读中山新征程”主题阅读活动,我们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带领青少年一起探访中山红色遗迹,阅读城市变迁,铭记光辉历史,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用百年党史浸润青少年心田。
手握毛刷,轻蘸特制颜料,铺好宣纸,均匀拓印……刻于木板的图案逐渐显现于宣纸,一张张门神年画从指间流转出来,伴随而来的是小记者们的一声声惊叹。
10月31日,“行走百年奋斗路 阅读中山新征程”主题阅读活动在三乡举行,中山日报小记者前往三乡镇,参观三乡中山温泉党史馆、观看三乡木偶戏,体验木版画制作,接受党史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领略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参观中山温泉党史教育基地“行走百年奋斗路 阅读中山新征程”主题阅读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中山温泉党史教育基地。美美的合影后,进入史馆,推开厚实的大门,红色墙幕上“一路春风万象新——从中山温泉宾馆看中山改革开放之路”映入眼帘。
解说员带大家开始了解历史,整个史馆分为运用历史图片、视频影像、场景重现、互动体验等多种融媒体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山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改革历程。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深深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


创意场景化展区——时光博物馆,真实还原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山家庭的布置以及小卖部的景象。同学们真切的体会和见识到那时的艰苦生活,从而感觉改革开放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从党史教育基地出来后,市老干部局“晚晴讲师团”的凌志坤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他亲历中山改革开放的记忆,激动地分享他当年下乡调研时发现的中国农村第一个“万元户”黄新文的事,勉励同学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前陇村看木偶戏,体验年画制作
主题阅读活动的第二站,同学们来到三乡镇前陇村的张氏大宗祠,在这里观看市级非遗项目三乡木偶戏,并亲手制作木版年画。
在古老的张氏大宗祠内,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栩栩如生的木偶,了解三乡木偶戏的起源、发展,舞木偶的技巧,台上台下互动一片,满堂欢笑!木偶剧团的姐姐针对孩子们的兴趣,表演了他们的绝活,孩子们的眼睛紧紧跟着小木偶,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细心观察如何操作木偶,眼神中流露出好奇。“太好看太有意思了!”孩子们被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木偶深深吸引。
表演结束后,木偶剧团的阿姨姐姐们还与同学们亲切互动,孩子们纷纷体验操作小木偶,零距离感受木偶戏的魅力所在,在玩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种下一颗颗艺术小种子。




领略了一番非遗文化的魅力后,同学们迎来最为期待的环节——体验木版年画制作。


过年贴门神是中国的一种习俗,为了让大家了解传统习俗贴门神的文化背景,来自尚古文化保育的工作人员现场提问,“你们知道门神的来历吗?”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工作人员给大家介绍了年年有余、鲤鱼童子、和合二仙、五子登科、招财进宝5种“年画的寓意,及制作木版年画的拓印工具和制作流程。



随后,工作人员示范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只见,她左手轻压住木版的一角,右手握住刷子蘸满特制的颜料,将颜料慢慢没过木版的线条,随后快速将一张宣纸铺于版上,用刷子均匀拓印,再使用双手将宣纸掀开,鱼跃龙门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引得小记者们纷纷排队体验。
“看似简单,怎么操作起来这么难!”体验环节,小记者们发现这制作一点都不简单。工作人员耐心地手把手指导小记者们掌握拓印技艺。半个小时的制作,小记者们都完成了自己的木版年画体验,虽然作品多少有些瑕疵,但大家仍心满意足,拿着作品爱不释手。




一次出发,一场精彩;一路收获,一种成长。返程路上,小记者们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此行的收获,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传承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愈发灿烂。
编辑 徐璇 二审 晏飞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