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在孩子们深情的歌声中,古镇古一小学“新时代好少年”分享会正式拉开帷幕。
大家小家70 年,翻天覆地大变化。新中国成立70 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一代好少年正在茁壮成长。会上,多位学校的新时代好少年分享了对于“大家小家”的感受,两位爷爷奶奶级的家长来到了现场,他们通过讲述这些年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给现场的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分享课程。
好少年:
点亮生命之光 绽放七彩人生
在“点亮生命之光,绽放七彩人生”的教育理念下,古一小学结合学校的七彩少年评选,评选出学校的“新时代好少年”,并在各班积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致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据介绍,学校将选“新时代好少年”作为创新德育实践、提升德育效果的过程,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推选表现突出的优秀代表,树立“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分享会现场,5 位好少年代表以“大家小家 70 年翻天覆地大变化”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每一个家庭都是历史的承载者。70 年温暖岁月,家国同梦,一个家庭的生活变迁,折射出国家 70 年的发展巨变。“好少年”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比了自己生活的年代和父辈年代的巨大差别,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享受着祖国繁荣富强所带来的甘甜 ,那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好少年彭铭轩给出了答案,青少年,在感到重任在肩的同时就更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学习不止,在迎接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中释放激情,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争当创新好少年,用纯真的童心追求科技强国梦,用强健的双手拥抱祖国新时代。而好少年袁善仪则认为,作为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发展。而只有心系祖国,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报效祖国。
分享会上,每一个“新时代好少年”,都通过对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感受,感觉到时代进步的速度,美好的变化。幸福的和平年代是一代代前辈努力的成果。作为“新时代好少年”,不能只享受,不作为,会上,他们许下了庄严的承诺:用健康的身心,迎接祖国未来建设重任。
分享会现场,同学积极向“ 新时代好少年”取经。
苏甜笑奶奶向大家展示自己用几种布料凑成的裤子。
家长分享:
爷爷奶奶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分享课
在“新时代好少年”的分享会上,两位“特别”的家长一直在用心聆听孩子们的分享, 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他们就是吴宛芯同学的爷爷吴亿权和袁泳琳同学的奶奶苏甜笑。
好少年分享结束后,两位“爷爷奶奶级别”的家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给孩子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期间巨大的变化,给孩子上了一节生动的分享课,让他们感受到 70 年来,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亿权爷爷在退休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告诉孩子们,曾经的古镇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改革开放40 年来, 以灯饰为主要产业崛起的古镇,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镇,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也随之变好,“以前我们缺穿少吃,现在孩子的精神面貌非常好,穿着统一校服上学;以前没有跑道,没有运动场,现在学校每年能召开运动会,还出现了苏炳添这样的世界冠军。”吴爷爷的分享,让大家感受到了古镇的变化从小到大,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今年刚好70 岁的苏奶奶也来到了现场,她分享了 70 年来新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还给孩子带来了自己成长那个年代的服装、粮票、布票。“我一共有8 个兄弟姐妹,每个人只有 13.6 寸的布票,远远不够。所以大的穿新的,小的穿旧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因为不够布料,我的妈妈十多年没有穿过新衣服。”苏奶奶告诉孩子们, 以前家里米根本不够吃,5 个孩子挤在 1.5 米的床上,条件艰苦。改革开放,大家也随之过上了幸福生活。
爷爷奶奶说,希望同学们明白,今天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是长辈艰辛劳动艰苦创业才获得的。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练好本领,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校长寄语
珍惜、梦想和行动
分享会最后,古一小学校长杨红卫鼓励在场的学生参加完分享会后,树立今后争 当 “ 新 时 代 好 少年”的志向。他告诉孩子们,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以来,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寄语孩子们第一要珍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二要有梦想,把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想结合、把梦想与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相结合,树立远大理 想 ; 第 三 是 要 行动,脚踏实地,好好学习,为国家民族做更大的贡献,无愧新时代好少年的称号。
好少年说
● 彭铭轩: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鲜花在每一季的绽放都经过了三个季节的孕育和储备,我们青少年,在感到重任在肩的同时就更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学习不止, 用纯真的童心追求科技强国梦,用强健的双手拥抱祖国新时代。
● 苏心盈:庆幸我们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然而过去的种种我虽然没机会参与,但在父辈口中也能了解很多很多。我们都是颗颗幼苗,在古一小学的沃土上茁壮生长。新时代,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应不忘初心、勇于担负时代新使命。
● 许馨仪:长大后,我会将手中的小小画笔变成建设祖国的有力武器,将雄伟的山川河流,恬静的古村巷陌,悲壮的历史长卷,尽情泼洒于笔墨之间,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绘画出伟大祖国精彩的七彩花卷。
● 陆善晴:祖国的今天,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们创造的。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创造。作为青少年一代,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为了长大后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视野开阔,胸怀大志。
●袁善仪: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旺发展。我们只有心系祖国,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报效祖国。
小记者提问
○ 小记者:你的梦想是什么?为实现梦想,你觉得该付出怎样的努力?
● 彭铭轩:我觉得不管将来我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我都会成为一个对祖国、社会有用的人,而成为这种人,需要从现在开始,从生活和学习上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这个目标迈进。
○ 小记者:作为小学生,我们现在担负的责任是什么?该怎样做?
● 苏心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这是最起码的责任;其次,我们要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增强自己的体质。至于怎样做,我想重要的是:坚持!
○ 小记者:新中国成立70 年来, 我们生活的古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让你用一幅画来描绘古镇灯都的变化,你会画些什么呢?
● 许馨仪:我会画一个地球,在古镇的上方画一盏灯,让灯都之光照亮全球。
○ 小记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觉得我们通过亲身实践可以取得哪些书本上得不到的收获?
● 陆善晴: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还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尤其是走进社会的研学活动, 锻炼了我们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磨炼坚强意志。
○ 小记者:请问你是怎样合理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和兴趣培养的时间的?
● 袁善仪:我是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我喜欢的兴趣活动。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有生
◆来源:中山日报·凤凰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