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调查、整治环境……南头镇掀起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热潮
栏目:专题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卢兴江 通讯员 黄子兴 发布:2023-02-2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文明典范城市是文明城市的新样板、新标杆,是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模式。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治理。连日来,中山市南头镇发动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以及群众力量,紧盯存在问题,抓整改、促提升,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坚守为民初心,解决民生难题

南头镇在争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同时,服务人民群众、解决民生难题、提升市民素质,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倾听民意,南头镇党委书记徐宁军带头入户调研。南头宣办供图

2月11日,星期六,南头镇党委书记徐宁军放弃假日,与同事们一起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入户问卷调查工作。徐宁军的想法很简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点对点宣传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同时,倾听民意,收集和解决民生难题。

在将军社区海雅生活小区,徐宁军手持宣传资料和调查问卷表,轻轻“敲”开了居民李女士家的房门。“您好,我是中山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大家谈入户调查员,想请您配合做一个小小的问卷调查,估计需要占用您5分钟左右的时间,主要是想听听您对我市创文工作的意见。”得到准许后,徐宁军和同事们一起走进了徐女士的家中。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蓝海斌就创文话题与居民互动交流。南头宣办供图

拉家常般的倾听过程,徐宁军认真记下了李女士对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2月18日,同样是周六,南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蓝海斌带队来到民安社区居民家中,倾听民意,与居民互动交流。

在书记、镇长的带动下,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入户调查,倾听民意,解决民生难题的活动在南头镇展开。

瞄准薄弱环节,抓整改促提升

农贸市场、背街小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南头镇瞄准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对照中山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1+10”行动之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整治环境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路面坑洼不平等问题,下大力气,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到更多实惠。


▲环卫工作人员正在清除背街小巷大件垃圾。南头宣办供图

2月10日下午,在驻点工作组、民安社区党委组织协调下,40多名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分两组分别对民安社区低沙市场、高速路口周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发现的垃圾杂物、城市“牛皮癣”进行全面清理;穗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行动,组织80余人,对穗西3队、8队“一河两岸”的道路进行清洁,清除了大量杂物。


▲南头镇组织人力对高速路沿线进行环境整治。南头宣办供图

当天,南头镇将军社区、北帝社区、滘心社区、南城社区展开同步整治行动。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偷倒一直是广珠西线高速至广澳高速沿线绿化带的“顽疾”,影响城市形象。2月15日,南头镇对辖区内广珠西线高速至广澳高速沿线展开综合环境整治,当日共出动各类工作人员、党员、青年志愿者等150余人,挖掘机、铲草机等各类车辆13台,拆除乱堆乱建20余处,清理各类垃圾杂物约32吨,高速沿线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落实“门前三包”,改善周边环境

落实“门前三包”是提升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措施,南头镇持续深化“门前三包”,铺就城市文明底色。“门前三包”是指临路(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将担负起一定范围的市容环境责任,承担一定的城市管理任务。


▲党员志愿者进厂入店宣传“门前三包”。南头宣办供图

2月17日,南头镇召开“门前三包”工作推进会。副镇长陈江兴主持,镇城建局、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分局、经科局、宣传办、网格中心工作人员参会。推进会部署了四项硬任务:一是从严落实《南头镇“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方案》;二是各主管部门与辖区规上规下企业、各大市场、商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三是全面检查辖区内商铺、企业、单位“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四是扎实做好“门前三包”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截至目前,南头镇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指挥部已安排印发“门前三包”宣传单张4万份、责任书1万份,上门宣传,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的工作正在推进中。与此同时,南头镇城建局已对辖区市场周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乱摆卖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改善和规范市场周边环境秩序。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徐小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