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中山市防灾减灾宣传日科普宣传活动在五桂山街道桂南村香樟公园举办,吸引超100名群众到场热情参与。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向广大市民科普各类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周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

“科普宣讲+摊位展示”亮点纷呈
广受群众欢迎
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授牌后,在五桂山街道桂南村香樟公园舞台上,“中山市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心肺复苏术技能培训、“防震减灾话你知”宣讲、绳索绳结技能培训、气象灾害科普宣传等各具特色、涵盖多方位内容的科普宣讲知识轮番由专业人员科普、教授给在场的群众。这些专业人员或采用生动鲜活案例讲解说明,或逐一拆解步骤示范教学,引得不少群众驻足舞台前仔细聆听,直言受益匪浅。

舞台下,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森林消防支队等队伍带来的专业装备展示吸引不少市民观摩。与此同时,市、镇街有关单位还摆设了诸多宣传摊位,不仅设置防灾减灾知识有奖问答,派发宣传品和安全指引,还就防灾减灾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和接受咨询,大力普及防灾减灾和逃生自救知识。

“找消防拨打什么电话?”“119!”……在市消防救援支队摊位前,一大群来自中山市五桂山桂南学校的学生将此围得水泄不通,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一个盖过一个。无疑成为本次活动最热闹的摊位。今年12岁的许可馨就是热情的答题者之一,“很开心!这些知识非常有用,答对了还能拿奖。”许可馨说,她不仅在活动中学会了防震减灾的方法,还知道了要如何避险,以及别人晕倒了如何帮他。

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给我市防汛防风、森林防灭火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暴雨、洪涝、台风纷纷考验着我市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能够让广大市民掌握有关基本知识,让大家在面对灾害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救,这对于减少灾害损失而言也是极好的帮助。”中山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科副科长唐伟成表示。

唐伟成说,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检验现代化城市治理水平和安全系数的重要指标。只有突出“防”的减灾作用,以防为主、关口前移,把一切工作做在前头,才能真正从源头防范化解身边的各类风险。因此,本次活动无论是科普宣讲、摊位设置,还是救援力量装备展示,都经过精心准备,就是希望进一步增加群众知晓度、参与度,让防灾减灾知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全市成功创建
2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村)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格,是人民群众栖居的家园,也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所在。一直以来,中山高度重视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中山市全国和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7个社区(村)成功创建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风光秀美的五桂山街道桂南村就是我市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之一,并在创建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的桂南路径。除了规范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桂南村还结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特色精品村建设项目,创新融合应急救援功能,打造多功能、多用途的阵地。

桂南村在全村范围内设置6处大喇叭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发布重要预警信息,为各村民小组配备铜锣、工作组配备手摇报警器、喊话器等设备,在庇护场所桂南学校内配备充足的警式防雨服、照明手电筒、棉被等应急救援物资,还针对辖区群众建立花名册,实现辖区内弱势群体全覆盖,并定期进行排查更新。

多年来,桂南村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联合辖区内的单位、物业小区、村民群众共同参与,已形成多方联动发力,行之有效的“三防”应急处置格局。“截至目前,我们村共有3个应急庇护场所,可容纳1200人。各村民小组也都有临时庇护场所,可在关键时候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桂南村有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隋胜伟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