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如何实现与家人的有效沟通?
本期“小中爱读书”特邀中山作家兼书店主理人、拥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王不了老师,围绕“家人使用说明书”,开列了一份特别的心理学阅读书单,帮助各位家长保持情绪稳定,掌握家庭和睦的密码。
本期主题:和谐家庭
我有一个坏习惯,逛书店的时候,看见烂书,便默念一句:“浪费纸。”如果书架上的烂书足够多或足够烂,我会伸出中指与食指,两指交替,一本一本点过去,“浪费纸浪费纸浪费纸……”。
很多时候,心理学专柜都是我吐槽的绝佳选项,因为这里头的烂书实在多得令人发指。很多人都对心理学感兴趣,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需求大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泥沙俱下。
如果你问我,阅读心理学有哪些建议,我的第一条也最重要的建议是:谨防骗子、神棍、人生导师和蹩脚的二道贩子。
接下来,如果你还有耐心,不妨听听,一个心理自学者的几条建议。
读教材,如果你想对心理学有可靠了解的话。这个建议适合几乎所有领域的阅读。
你可能会说,动辄几百上千页的大部头,一般人怎么啃得动?我的回答是:
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基思·斯坦诺维奇《这才是心理学》说得好:“尽管很多科学家都真诚地希望一般大众能够知悉和理解科学知识,但有时对一门学科的精通依赖于对某些信息的掌握,而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又只有通过正规的学习才能实现。如果说对一门学科的深入理解是一般外行人也能随便达到的,这是一种在学术上不负责任的态度。”
所以,接下来的建议是:
求知莫畏难,如果遇到实在不懂的部分,先跳过去吧;自学存在缺陷,可以试着弥补,但无法弥补的,要有自知之明。
当然,很多人可能没有啃教材的好牙口,所以,下面的书单,我还是选择了一些适口且容易消化的通俗读物,为了主题相对集中,所选书籍都围绕着“家人使用说明书”这一概念来展开。
我认为,有一件事特别奇怪,在生活中,退烧药、手机、汽车甚至小夜灯都配备了使用说明书,却没人教我们如何“使用”父母、兄弟姐妹和儿女。如果你第一次用电动牙刷前都需要读一下相关说明书,那么,你第一次做爸爸、做妻子之前,怎么可以不做功课?如果你进入一款单机手游时都要先过一下“新手篇”,那么,在“人生”这项大型角色扮演游戏中,你凭什么会觉得自己可以无师自通呢?
当你在人生的全新阶段感到迷茫时,诚挚地邀请你走入心理学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就是自我和家人的使用说明书。
最后,我的一条阅读建议是:
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应当是为了控制什么,而是更好地理解自我,从而理解他人。
希望下面几本书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我,从而理解家人。
◆◆◆
《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
[加]基思·斯坦诺维奇著,窦东徽、刘肖岑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版
盲人往往拥有更好的听觉,月亮盈亏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性格互补的人相互吸引,亲生厌,熟生蔑……这些说法,算得上是广为流传的常识了,你至少应该听过其中一种吧?不过,《这才是心理学》这本书会告诉你,它们都是错的。
这是一本轻松好读、仅有246页的好书,它之前的译名叫“对伪心理学说不”,任何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它。它谈论的其实不只是心理学,而是科学。譬如,书中强调的验证科学与伪科学的四个原则:可证伪性、概率性预测、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基于聚和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英]罗伯特·戴博德著,陈赢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版
蛤蟆先生最近抑郁了,它在朋友们的安排下先后做了十次心理咨询,在此过程中,蛤蟆先生逐步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己与父母、朋友的关系,他的许多顿悟都极具启发性,比如,发火是个技术活,你应该学会不带任何攻击性地发火,比如,我的父母不坏,只是他们学了二十多年都不知道该怎么爱我。
心理咨询领域的畅销书很多,但像这本一样好读且靠谱的可不多。整本书借《柳林风声》里的蛤蟆先生的经历,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许多心理学常识,是一本不错的心理学入门读物。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版
家人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所在多有。比如,我们身处急剧变革的时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观念碰撞十分普遍。因为观念的分歧,更因为很多为人父母者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常识,以至于给孩子造成了许多伤害而不自知。作为国内畅销且长销的心理学通俗读本,本书呈现了一个个中国家庭的具体案例,轻松好读。作者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
《自我》,[美]乔纳森·布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版
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专业著作,——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份关于自我的使用说明书。举个例子,书中提到“高自尊”与“低自尊”的区别,面对失败,高自尊者会觉得悲伤和失望,但不会羞耻;低自尊者则会感觉羞愧和耻辱,甚至觉得自己无用,也不受人喜欢。两者的根源往往跟父母有关,所以,你也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它不像上面三本那样好读,但并不艰涩。本书豆瓣页面有我的书评,大家可以了解后再决定是否入手。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美]David R.Shaffer/Katherine Kipp著,邹泓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版
发展心理学能让父母更了解未成年儿女的心理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与他们沟通。我读过三四种发展心理学教材,这是其中最薄也最易读的一种。一页信息量抵得上几十条短视频,关键是没有夹带私货,更不贩卖焦虑。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美]约翰·R.安德森,秦裕林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版
这本书的风格,基本上是介于教材和科普读物之间,它系统介绍了认知科学的知识结构,同时比较详细地描述了相关实验过程。各章节末尾的“启示”是这本“大脑使用说明书”中最具实用价值的部分:为什么青少年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智商会决定一个人的成功吗?如何用地点记忆法组织记忆?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在刷新我们的认知。
出品: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中山日报社
统筹策划:廖薇
文字撰稿:王不了
编辑 廖薇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