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帮办丨30份“微心愿”被点亮!一起来聆听这些受助者的故事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袁婵 实习生 黄永燿 发布:2023-07-2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民生无小事,有事记者帮!2022年6月28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平台入口)正式上线!如您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事、烦心事、困难事、不平事……请上平台报料,我们将竭力为您服务,帮忙解决问题。


7月25日至28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记者与市红十字胡汉伟志愿服务队相继走进港口镇、南朗街道、西区街道,分别进行30份微心愿点对点派送。在社工的带领下,记者和志愿者分组走进困难家庭中,每走一户便坐下来与受助者聊家常,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并勉励他们要积极面对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受助者不仅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将人生故事娓娓道来。

“媒体+志愿者+社工”模式点亮微心愿

今年7月初,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与市红十字胡汉伟志愿服务队达成合作,共同开展针对中山低保家庭对象、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和残疾人等群体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随后,双方围绕7月的主题活动开展工作。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从南朗街道、港口镇、西区街道三个镇街社工处,收集了30位困难群体的“微心愿”,这些困难群体需求的物资包括电扇、冰箱、坐便椅、助行器、医药箱、三角拐杖等数十种。

南朗街道微心愿派发现场。记者 袁婵 实习生 王璐诗 摄

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将微心愿信息统计后,市红十字胡汉伟志愿服务队积极链接社会资源进行圆梦。中山市信息产业协会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作用,积极促成该项公益活动,成为第一家愿意认领30份微心愿的社会组织。同时,中山市强人集团有限公司为本次活动中的每位受助家庭捐赠了一箱清凉饮料。

微心愿活动走进港口镇。记者 袁婵 实习生 王璐诗 摄

7月25日至28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记者与市红十字胡汉伟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相继走进三个镇街,分别进行微心愿点对点派送。在南朗街道派送仪式现场,中山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缪美兰表示,7月份的主题活动为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与市红十字胡汉伟志愿服务队达成合作以来实现的首批微心愿。在实现微心愿的过程中,媒体、志愿者、社工三方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拉动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或企业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希望接下来三方继续深入合作开展活动,将温暖惠及更多中山困难群体。

人生故事分享

一台冰箱让独居老人忆起往事

“阿叔,我们来给您送冰箱了。”7月25日下午,志愿者和港口镇“双百”社工一起将一台小冰箱搬进了港口镇西街社区的一间平房内。特困户林叔是这间平房的主人。“谢谢你们,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我的心愿。”看到这台新冰箱,林叔喜悦的表情难以掩饰。

在林叔家门右侧,记者看到了一台银色双层冰箱。从外观上看,冰箱看不出已损坏,但打开来看,冰箱上层已结了厚厚一层冰。“这台冰箱已使用10多年,去年6月份开始漏水并且结冰。”林叔解释道。

说起这台冰箱,林叔不禁回忆起了伤心往事。64岁的林叔是港口镇本地人。年轻时,由于没学历且无一技之长,他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40岁那年,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和前妻结婚。婚后,林叔勤恳赚钱养家,前妻负责打理家里,夫妻二人虽没孩子,但过得简单且幸福。可惜,平静的生活终究被打破。2012年,前妻突然要求离婚,并将二人攒下的存款全部带走。十多年婚姻的突然破灭,给林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当时伤心的不仅是钱没了,而是她突然离开,我变成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生活觉得很没劲。”提到前妻的离开,林叔有些伤心。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加上生性乐观,林叔慢慢适应独居的生活。为了更好地储存食物,2013年,林叔辛苦攒钱买下了这台冰箱。一晃十年过去,这台冰箱进入“退休”年纪。自冰箱损坏以来,林叔每次外出不敢购买太多青菜和肉类食品,因此生活存在诸多不便。“之前做多了菜,又舍不得扔,留着第二天吃,然后吃坏了肚子,导致肠胃不太好,还做了息肉手术。”如今,在志愿者和社工的帮扶下,林叔拥有了一台新冰箱。“冰箱解决了我生活上的大问题,之后用起来买菜,做饭会方便不少!”林叔说。

送来爱心纸尿裤,解残疾儿童之困

7月26日,在南朗街道举行的微心愿活动派送仪式现场,志愿者们将爱心物资分类整理后,一一派发给对应的困难对象。年轻的张女士接过纸尿裤、米、清凉饮料等微心愿物资后,在一旁的凳子安静坐下来,手机里不时翻阅着一位小女孩的照片。

张女士收到爱心纸尿裤、米等爱心物资。记者 袁婵 实习生 王璐诗 摄

手机照片上的女孩是张女士的女儿潼潼,是南朗街道的肢体和智力双重残疾儿童。提起潼潼,张女士的神情变得有些黯淡。原来,潼潼出生六个月时,便被医院确诊为脑瘫。当时这个消息,对于张女士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在丈夫及有着相同经历的家长开导下,张女士的心态慢慢得到调整。这几年来,她倾注全部精力照顾潼潼。只因脑瘫带来的不可逆伤害,潼潼至今四肢偏瘫无法正常行走,且智力停留在两岁,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潼潼至今仍需要用纸尿裤,假如出去玩时没有带纸尿裤,一旦尿裤子便会引来周围异样的眼光。”张女士说。

近年来,潼潼也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怀。潼潼除了一边在康复机构上课,每周还会来南朗街道康园中心做康复。近日,张女士在南朗康园中心写下自己的微心愿,希望爱心人士能捐纸尿裤。没过几天,在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和市红十字胡汉伟志愿服务队合作开展的微心愿活动,便帮张女士实现了微心愿。“虽然纸尿裤只是小小的东西,但却解决了女儿方便问题,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张女士说。

一台风扇为单亲家庭送去夏日清凉

7月28日上午,在南区祈安苑的一处公租房内,志愿者和社工为鸿姐家送上风扇,在现场安装好后为其耐心讲解风扇的使用方法。“有了这台风扇,女儿在房间睡觉写作业也不会觉得热了。”看着转动起来的新电扇,鸿姐开心地笑了。

志愿者和社工帮鸿姐家安装风扇。记者 袁婵 实习生 王璐诗 摄

43岁的鸿姐是一位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两个女儿。大女儿读小学六年级,小女儿上幼儿园。2021年,鸿姐在一次体检中确诊为胃癌,经过长时间治疗,病情才逐步被控制。“那段时间我感到很难熬,想着假如自己撑不住了,两个女儿怎么办?”说到伤心处,鸿姐一度哽咽,流下眼泪。一旁倾听的社工郭姑娘连忙拿出纸巾帮鸿姐擦掉泪水。

如今,母女三人靠着政府低保金和鸿姐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因生活拮据,鸿姐家里没有安装空调,风扇便是她们缓解夏日炎热的唯一工具。近日,鸿姐家风扇损坏,社工得知情况后,便联系了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帮其实现微心愿。鸿姐说:“天气这么热,女儿经常会出汗,睡着睡着衣服就湿透了,容易着凉,现在有了风扇就好多了,能带来一丝清凉。”

虽家庭困难,但也并没有压垮鸿姐。她始终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一直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影响着两个女儿,鼓励她们要好好学习。孩子们也争气,每学期都能领回奖状来,鸿姐便把奖状一一贴在最显眼的位置,足足有一二十张。“这就是我们家的希望。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们读书,读书才有文化,有文化才有出路。”鸿姐说。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