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放歌丨中山咸水歌原生态展示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发布:2023-06-12

“左湾右湾,坦洲近海近山……”6月11日,在中山市文化馆友梅艺术沙龙上,中山咸水歌的多位传承人相聚放歌,观众现场感受多首不同类别的咸水歌。刚过去的周末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内有多种活动向民众展示各项中山非遗。


丨市级非遗(中山咸水歌)传承人周炎敏唱高堂歌《送郎一条花手巾》

中山咸水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此次前来的歌手包括国家级非遗(中山咸水歌)传承人吴志辉及四位市级非遗(中山咸水歌)传承人,分别是吴容妹、吴连友、周炎敏、梁社金。同时还有十位或保持原生态唱法、或研究创新的咸水歌手。


丨友梅艺术沙龙本期嘉宾和主持,中为中山咸水歌专家、作词人陈锦昌先生

作为沙龙嘉宾的中山咸水歌专家、词作者陈锦昌先生说:“今天把咸水歌的各个特色、各种风格一一唱给大家听。”观众能够在这次音乐沙龙上一次过欣赏几个类型的中山咸水歌。本次沙龙一共展示十五首中山咸水歌。本活动由中山市文化馆主办,中山合唱团承办。

84岁的吴志辉老先生先后唱了姑妹歌《哥哥留义妹留情》及传统咸水歌《对花》,他的歌声依然清亮悦耳。吴志辉有“咸水歌王”之称,1958年与梁三妹、何福友灌录了第一张黑胶唱碟。1962年加入坦洲民歌合唱团。1964年、1965年两次荣获中山县民歌会演第一名。1994年和2004年,其演唱的中山咸水歌被收录于《中山民歌》CD金碟和MTV。这次沙龙上唱的《对花》与《姑妹歌》是他的代表作。


丨中山有名的咸水歌手霍妹(右)唱“叹家姐”《红纸剪成一只蟹》,市级非遗(小榄民间剪纸)传承人钟国坚(左)一边进行剪纸创作,配合霍妹的咸水歌主题,一刀剪成四只蟹。

市级非遗(中山咸水歌)传承人周炎敏是新一代的咸水歌手,她在沙龙上唱《大沙田放歌》及高堂歌《送郎一条花手巾》,歌声婉转多情。周炎敏致力于“咸水歌进校园”已有十年时间,向外界推介咸水歌不遗余力。2016年她带着胜龙小学20名学生代表广东上央视参加中国民歌大会,唱广东民谣《落雨大》。

现年10岁,跟随周炎敏学唱咸水歌的李梵桐,2020年以《水乡情》入选中央电视台CCTV3(非常6+1)选手库,2021年获中山市民歌大赛一等奖。他在本次沙龙上再唱《水乡情》,这位小学生不同凡响的歌喉给沙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新老中山咸水歌手的放歌展示,观众发现,好的歌者拥有一副好嗓子是无庸置疑的。小榄东升胜龙小学咸水歌专职教师洪翠心就拥有一副好嗓子,更难得的是她多年潜心研究咸水歌中的高堂歌作曲技巧及演唱的教学法,沙龙上她唱古腔高堂歌《钓鱼仔》,引来大家的关注。

还有来自坦洲镇的小学音乐老师组成的四人小组唱《月下轻舟泛渔歌》,合唱歌声非常和谐动听,那种月色温柔轻笼水面的意象借由歌声传达。这些都是咸水歌的创新唱法。


丨市级非遗(中山咸水歌)传承人吴连友(右)唱高堂歌《拜红》。扮演新郎者为小榄东升职业咸水歌手陈洁彬(左)。

咸水歌是中山沙田水乡地区一种非常古老的传达心声和交流的方式,至今仍然有民众在使用,例如婚丧嫁娶、祷告,甚至闲谈聊天,都配上音韵旋律来表达,十分独特。社会交媒体还能看到不少水乡人唱咸水歌记录日常生活点滴的方式。

本次沙龙上的中山咸水歌在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中山咸水歌专页可分别聆听中山多位前辈咸水歌手原生态演绎,点击下方网址收听:

http://www.zssfeiyi.com/yjyp/670968895404.html


丨中山咸水歌多位传承人及研究者相聚中山市文化馆友梅艺术沙龙齐放歌。 

文丨记者 詹琪琳  图丨记者 孙俊军


编辑 阿占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这是一则新的
159人浏览   2025-05-22
这是个未到发布时间的稿件
103人浏览   2025-05-29
快乐就好
80人浏览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