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45万吨垃圾清零 他们一天收到30面锦旗
栏目:首页 来源:南方+ 发布:2023-05-1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5月14日上午,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下称“中心基地”)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当天,来自周边物业小区和村庄的20多名群众代表,带着30面锦旗,专程上门致谢。最近,暂存在中心基地3年多的45万吨原生垃圾被全部开挖转运并焚烧处理完毕,曾困扰周边居民多时的垃圾臭气问题根源最终被彻底解决。(中山+此前报道:114天转运焚烧45万吨填埋垃圾,中山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臭气扰民问题解决了)。

群众代表向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单位赠送锦旗。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得知消息,周边群众自发众筹制作锦旗,赠予参与处理工作的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中山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中心、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名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

群众代表向市城管和执法局等单位赠送锦旗。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114天消除“毒瘤”,全程“静音”

30面锦旗来自火炬开发区澜溪泮岛、健康花城、凯茵新城、新港花园、裕龙君悦、君华新城、群英华庭、翠悦园、香晖园等8个物业小区以及东利村的居民。

由于锦旗数量较多,群众代表在现场分了8个批次,分别进行了赠送。“万难除毒瘤、尽职尽责守净土”“覆薄膜烧恶臭、还我洁净空气;挖垃圾焚臭源、守护百姓健康”“围追堵截硫化氢,绞尽脑汁除臭气”“垃圾如山勇攀登,浓液似海勤治理”“熊熊烈焰焚沼气,天清气朗入心脾”……群众的谢意浓缩成锦旗上一句句简短的话语。

群众代表向市城管和执法局等单位赠送锦旗。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整个项目从立项到处理完毕,时间非常短,大家都非常惊讶!” 程伟是来自健康花城小区的居民代表,他从2018年起就一直关注中心基地垃圾臭气扰民问题,并受群众委托,作为中心基地暂存垃圾处理工作监督小组成员,推动问题解决。他说,周边居民从去年起就得知45万吨原生垃圾即将实施开挖,却没料想项目推进速度如此快,前后用时114天,45万吨原生垃圾就实现清零。程伟有参与相关工程实施的经验,45万吨原生垃圾开挖项目实施之快让他由衷点赞。

暂存在中心基地的45吨原生垃圾被周边居民称为“毒瘤”。“最严重的时候,周边居民常常半夜被臭气熏醒,一天将近有一半时间生活在臭气中,苦不堪言。” 程伟对当初的臭气扰民场景印象深刻,一些邻居因臭气原因搬离了小区甚至搬离中山,这让他感到痛心。

臭气问题对周边居民带来了较大影响,据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计,2020年关于中心基地垃圾臭气问题的群众投诉量就超过1200宗,问题最严峻时期,群众每月投诉量超过240宗。

针对臭气问题,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分两步实施治理。

一是实施填埋场沼气收集和处理提升改造工程,在卫生填埋场增设覆盖HDPE膜,提高卫生填埋场密闭性和沼气收集效率,将收集的沼气引入火炬燃烧,避免臭气扩散。到2021年1月底,臭气得到控制,关于臭气的群众投诉也基本消失。

二是实施中心基地原生垃圾转运焚烧项目,对45万吨暂存原生垃圾进行全部开挖和焚烧处理。在陆续完成了可研、立项、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设计、采购等流程后,项目于2022年9月22日动工,经过前期好氧注气等准备工作后,11月17日正式开挖,2023年3月10日完成开挖转运焚烧处理。

已完成开挖的中心基地卫生填埋场。

通过现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45万吨原生垃圾开挖计划全程“静音”,施工方没有收到群众投诉。

施工车辆挖掘施工现场。

群众代表呼吁加强信息公开,加快垃圾分类普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更希望能从事件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在座谈交流过程中,群众代表将讨论的重点放在了今后的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机制上。为加强社会监督,与会的居民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和镇街定期公布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信息,尤其要加强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等重点环节的信息公开,减少群众疑虑,消除误解,凝聚社会合力。

相关部门与群众代表座谈。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对于群众的关注,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陈飞国现场作了回应。他表示,目前中山市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处理能力已达到7710吨/天,在保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前提下,还有了较大的富余处理能力,今后将不再采取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此外,污水处理能力也足以应对生活垃圾产生的污水处理需求。接下来,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机制上,确保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高效规范管理。市城管和执法局也将进一步畅通与市民的信息沟通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回应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相关部门现场回应市民关切。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经过本次事件,市民对垃圾处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尤其是对于如何推动垃圾减量,有了更大的迫切感。

在本次活动前,参与锦旗赠送的群众代表特意提出邀请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生活垃圾分类科负责人到场,为大家讲解中山市垃圾分类工作总体情况,并探讨加快生活垃圾推广普及,从源头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据介绍,今年中山将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监督考核力度,特别是对居住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督促其杜绝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同时,将加快完善各类场所垃圾分类设施布局,升级改造垃圾分类转运站,推动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分拣中心等设施建设。


编辑 蓝运良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