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改”和“治水”是两场攻坚战,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一旦出发,必须到达”,板芙镇委书记闫东平如是说。
“工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治水”关乎整体,关乎未来。在板芙镇高质量发展中,两者不可偏废,齐头并进。“工改”要改出速度和效率,改出品质;“治水”要治出成效,治出水清岸绿。
“山水板芙、智造新城”,未来可期。
板芙镇紧紧围绕破解土地瓶颈难题以及“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目标,以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和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发挥土地优势,力求后发先至,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形成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项目动工建设、一批项目报建审批、一批项目落户签约、一批项目招商洽谈的“五个一批”梯度发展态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板芙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全面打造“3个千亩级、4个百亩级”的高质量工业园区。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如何用能力和方法抓住机遇,并顺应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时代的红利中促进发展?板芙镇正确把脉,紧跟“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力以赴为板芙高质量发展拓展产业空间、营造良好环境。在攻坚之路上实现把握风口、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全镇上下坚定信心,保持斗志,把握机遇,赓续奋斗。
抓好“工改”的同时,“治水”也在平行推进。“治水”关乎每一个老百姓的福祉。板芙镇从源头上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厕所废水直排河涌,逐步改变河涌水质、改善水体环境。全镇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联合管控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该镇14条河涌同步开工的55个作业点中,均未遇到群众投诉。板芙镇成功探索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支管入户、户厕改造“三位一体”并行推进模式,从源头解决三个工程单独施工可能导致的重复建设、工程不相容等问题,为全市治水提供了“板芙经验”。目前,“三位一体”里溪试点进展顺利,已铺设污水管网6.02公里,完成率达97.25%,小方井覆盖率达100%。
板芙镇用结果倒逼过程,“治水”专班持续推进已动工14条河涌完工验收、有序启动河西片区20条河涌动工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河东片区整治工程;总结、推广“三位一体”并行和推进“里溪试点”成功经验,力争为全市治水打造“板芙样板”。板芙镇河东片区6个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成功纳入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全镇40个住宅小区已完成测量工作、50余家工业企业列入改造计划,预计今年年底前10个小区及企业可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工改”和“治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写好这两篇文章的过程中,板芙镇时刻保持攻坚势头,不懈怠、不畏难、不松劲,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以“闻鸡起舞,风雨无阻”的奋斗姿态,聚焦重点难点,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山水板芙、智造新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黎旭升
◆图:通讯员
◆编辑:黎旭升
◆二审:曾淑花
◆三审:查九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